东方战争资料馆

【2025-6】附件:PILOT POCKET GUIDE SECTION 2.4(已翻译)

[密级 - 例如:秘密//非我方人员]

飞行员袖珍指南:电子战(EW)威胁识别与应对
作战区域:东亚 (2001 年基线)

第二节.4:干扰技术 – 精准至关重要(目标性干扰 对比 压制性干扰)

1. 目的: 理解目标性(点式/窄带)干扰与压制性(宽带)干扰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及为什么目前的作战条令强调前者适用于大多数战术应用。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友军电子攻击(EA)的效果和潜在限制。

2. 干扰技术定义:

  • a. 目标性干扰(点式 / 窄带): 这种技术将干扰能量集中在特定、已知的敌方频率、信道,或某个特定威胁系统(例如:某个 SAM 火控雷达的特定频率,某个已知的敌方指挥频率)使用的非常窄的频率范围内。

    • 类比: 想象使用激光笔 – 精确且聚焦在目标上。
    • 机制: 通常涉及分析威胁信号(通过 RWR/ESM),并调整干扰响应,使其对该特定信号类型和频率最有效。专用电子攻击平台(例如:EA-6B 徘徊者)或先进的自卫吊舱上的系统擅长此类干扰。
  • b. 压制性干扰(宽带): 这种技术同时将干扰能量分散到宽广的频率范围内,试图压制电磁频谱中的整个频段。

    • 类比: 想象使用泛光灯 – 照亮大片区域,但在任意单个点上的强度较低。
    • 机制: 技术上没那么复杂,需要对威胁有较少具体了解,本质上是用噪声压倒宽广的频率范围。当特定威胁频率未知或快速变化时可能有效,但这会带来巨大的代价。

3. 作战条令偏好:目标性干扰

本指挥部在可行的情况下,强烈倾向于使用目标性干扰技术。 虽然压制性干扰有其适用之处(主要用于压倒技术不复杂的威胁或当特定参数未知时),但在像东亚这样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其显著缺点往往大于其优点。

4. 压制性干扰的问题:电子友伤与效率低下

避免不加区分地使用压制性干扰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产生电子友伤的高潜在性 – 对友军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 友军通信干扰: 宽带噪声极易干扰关键的友军 UHF/VHF 语音通信,破坏指挥控制(C2)、战术协调和飞行安全通话。通信中断会隔离部队,严重降低任务效能。
  • 友军传感器劣化: 压制性干扰会使友军电子支援措施(ESM)接收机甚至友军雷达告警接收机(RWR)致盲或劣化。如果我方传感器被友军干扰压倒,我们将丧失对实际敌方威胁的态势感知。
  • 友军雷达/数据链干扰: 高功率宽带干扰可能潜在地干扰友军雷达系统和数据链(例如:Link 16,虽然不太容易受影响,但并非完全免疫大规模干扰)。
  • 能量使用效率低下: 将能量分散到宽频带意味着实际威胁频率的能量更少,与集中的点式干扰相比,可能降低对预期目标的干扰效能。
  • 暴露位置: 强大的宽带干扰器会在宽广的频谱上宣告自身的存在,可能将干扰平台的位置或大致攻击轴线暴露给敌方信号情报(SIGINT)。

5. 目标性干扰的优点:

  • 精准: 将最大能量集中在需要的地方 – 特定的威胁频率上。
  • 高效: 更有效地利用可用能量。
  • 减少友伤: 显著最小化对运行在不同频率上的友军通信和传感器的干扰。
  • 复杂性: 允许使用针对特定威胁雷达模式的先进技术(例如:使用数字射频存储 DRFM 进行欺骗性干扰)。

6. 对飞行员的启示:

  • 理解友军电子攻击: 意识到友军干扰(远距离或护航)很可能采用目标性技术。预期特定的敌方系统(例如:某个特定的 SAM 雷达)会受到压制,但不要认为整个频谱都受到干扰。
  • 协调: 清晰的通信和遵守特殊指示/作战细则(SPINS/briefed EW plans)对于协调友军电子攻击至关重要,并确保其有效性而不阻碍其他行动。
  • 报告干扰: 如果你怀疑友军干扰意外地影响了你的系统,立即通过适当渠道报告。

总结: 电子攻击中的精准性是关键。目标性干扰能最大化对敌效果,同时最小化对友军的影响。理解这一原则,以便更好地与友军电子攻击支援进行整合并从中受益。

[密级 - 例如:秘密//非我方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