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9】立足当前 筹划长远 集中力量应对主要挑战
(本报特约评论员)
立足当前 筹划长远 集中力量应对主要挑战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规划未来发展蓝图,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乃至开创性的宏伟构想,体现了中华民族敢于梦想、勇于探索的雄心壮志。
我们注意到,近期社会上对于启动若干规模空前、技术尖端、着眼于未来数十乃至上百年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存在一些讨论。这些构想,往往涉及巨额的、持续性的投入,旨在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制高点,其出发点无疑是积极的,饱含着对民族复兴伟业的深切期盼。实现这样的宏图,无疑将极大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声望,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潜在体现。
然而,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当前,世界格局正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调整,单极与多极的较量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复杂敏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面临的挑战不容低估。特别是,某些势力在台湾问题上不断挑衅,妄图阻碍我统一大业;少数国家凭借其军事和科技优势,推行“新干涉主义”,对我核心利益构成潜在威胁。
在这样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打造一支能够有效履行新时期历史使命的强大人民军队,构筑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是我们维护国家生存与发展权利的根本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国防建设投入巨大,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尤其需要集中资源、重点突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的财力物力是有限的,在资源配置上必须分清轻重缓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国不强,则一切无所附丽。”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最终都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来保卫。我们固然要有仰望星空的雄心,更要有脚踏实地的稳健。长远规划固然重要,但必须建立在牢固的现实基础之上。如果在国家安全面临现实且日益增长的压力之时,过度投入于周期漫长、风险巨大、且可能在未来冲突中易受攻击的超大型项目,是否会分散我们应对当前主要威胁的宝贵资源?是否会延缓国防现代化急需的关键能力的形成?这需要我们进行最严肃、最审慎的战略权衡。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任何脱离国家安全根本需求的宏伟规划,任何未能充分估计潜在军事风险的战略布局,都有可能在未来的惊涛骇浪中,不仅无法抵达预期的彼岸,反而可能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始料未及的战略包袱。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以国家安全为基石,科学决策,稳步前行,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在任何风浪面前都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