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战争资料馆

【2025-4】揭秘部分解密的北约飞行手册(第二部分)

承接上文对公布与解读,我们进一步解密了该手册的另一重要章节:SECTION 2.4,聚焦于电子战中的核心技术——干扰(Jamming)

这份指南深入剖析了当时战场上电子攻击的两种主要方式:瞄准式干扰(Targeted Jamming)与阻塞式干扰(Barrage Jamming)。它不仅向飞行员讲解了这两种技术的原理差异,更重要的是,阐明了为何作战条令强烈倾向于更具精确性的瞄准式干扰。

然而,根据战后对塘沽战役后期情况的回顾和记录,双方的前线部队均遭遇了大量、普遍且持续的通信中断。这与指南中所强调的、旨在保护友军通信的“目标性干扰为主”的电子战策略,似乎构成了某种悖论

指南在阐述压制性干扰的弊端时,明确将其与“轻易干扰关键的友军UHF/VHF语音通信,破坏指挥控制”以及“致盲或劣化友军接收器(包括RWR)”等现象联系起来。这让我们,在结合后期出现的异常通信中断情况后,产生了一个重要的猜测:是否在战争的后期阶段,敌方(或是否存在其他前所未有的情况)采用了大规模、高功率的压制性干扰手段?尽管这违背了指南所反映的“避免电子友伤”的主流电子战理念,但普遍的通信中断效应与指南中对压制性干扰负面影响的描述高度吻合。

这一未完全解释的后期现象,使得这份关于干扰技术的指南更具研究价值。它不仅展现了当时电子战理论的成熟度,更意外地引出了关于实战中可能出现的极端策略和未知变量的深刻疑问。

请查阅以下附件,这份文件将帮助您理解当时电子战条令的基础,并一同思考那场战役后期电磁空间中可能发生的“异常”事件。

  • 附件:PILOT POCKET GUIDE SECTION 2.4